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李家超明赴立会交流 北都区提速建设势成答问焦点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将为香港注入新经济动力,明日(29日)举行的行政长官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加快北都区发展是焦点主题之一。

李家超3月下旬参加河套园首三座大楼平顶典礼后到访人才公寓,和有意落户河套园的科企代表交流。(资料图片)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将为香港注入新经济动力,明日(29日)举行的行政长官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加快北都区发展是焦点主题之一。北都区划出大量创科用地,能活用本港优势打造“南金融、北创科”格局,再结合深圳科技力量产生协同效应,加上区内设立大学城,更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发展。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下称河套园)是焦点中的焦点。河套园首三座大楼已落成,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提到,今年下半年河套园将有首批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支柱产业的企业进驻及营运,会推动港深两园联动,支持人员、物资、资金、数据的自由流动,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河套合作区是湾区重大合作平台,由香港园和深圳园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理念共同构建而成。位于落马洲河套的香港园占地约87公顷,由西至东分两期发展。特区政府去年底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要循四大方向力推河套园的发展,包括:1)打造世界级产学研平台;2)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3)营造全球创科资源汇聚点;4)开辟制度与政策创新试验田。

首期发展总楼面面积倍增

河套园第一期首三座包括8号及9号湿实验室大楼及11号人才公寓大楼已建成,而第一期发展总楼面面积也倍增至100万平方米。李家超指出,园内将在未来数月迎来首批支柱产业租户进驻,正式进入营运阶段,香港会利用好高度国际化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优势,把河套园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桥头堡、高端成果的示范田和孵化器。

事实上,管理河套园的港深创科园公司去年已率先宣布与首批约60家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国际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启动合作伙伴关系,当中45%来自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和微电子等新兴产业,其余则包括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加速器、孵化器和投资者等,其后又推进“一带一路 ”协作,与哈萨克斯坦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创科园公司于4月底与美国辉瑞科研制药落实合作框架,推动大湾区生命健康及医疗科技产业创新,涵盖扩大生物科技人才库、加快临床试验、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等重点项目。

李家超担任主席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已就河套园的未来发展,指示各政策局和相关部门以创新创造精神,提速提效推动工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早前表示,河套园第一期另外五座大楼的建筑亦正如火如荼进行,今年财政预算案也已预留37亿元,加快完成园区第一期余下的基建及公用设施。

选取合适地块作私人发展

他提到,继去年释出第一期发展约5公顷用地后,即将转移第一期发展余下14公顷用地上的社区隔离设施至其他地方,并于今年内完成土地平整,以释出地块予创科园公司。创科园公司会于今年内选取合适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借助市场力量加快发展。

至于第二期发展的详细规划工作,亦会在今年内完成。孙东强调,河套园的发展方针清晰,下一步重点就是速度,特区政府会全力全速落实河套园的两个五年规划,一个是到2030年第一期初步建成,还有就是到2035年整个河套园的创科生态基本形成。此外,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的工作,结合市场力量,和政府一起加速河套园发展,同时也要全力开展制度政策创新,要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便捷跨境流动,发挥河套园“特区中的特区”的优势,向世界各地的重点创科企业展示足够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