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到才子之乡、也是文化之邦抚州,参加2025传媒年会的国际传播论坛,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中新社是中国5家主要的外宣单位之一,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工作,在70多年的栉风沐雨的国际传播中,中新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为中国新闻战线的一支奇兵。2022年在中新社成立70周年的时候,总书记给我们中新社发来一封贺信,里面明确指出,希望中新社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时效性。这是对我们的勉励和鞭策,也为我们中新社的国际传播事业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分享一下我们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部分是更有效的话语。经过几代中新社人的努力,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中新风格,凝练出了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和空话不说的16字方针。我们发现,随着媒体形态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中新风格历久弥新,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新媒体社交平台比较火的短视频平台、在我们国际传播领域都非常契合的时代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国际传播的时效就是要让受众听得到、听得懂,刚才任院长也讲了。中新社在国际传播时注重平视而非俯视,用说理代替说教,以微观故事代替宏观叙事,以故事感人,以真情动人,构建贯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并做好议题设置与引领,除了有“他”视角,必须有“我”视角,有准确的认知和出色的权威表达。如我们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习近平思想研究中心携手推出了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一系列的专家栏目,从十个不同维度回应海内外的关切,以七种语言传播,被400余家国际媒体转发,我们推出了解码共同富裕等系列报道,打开外网,权威系统阐述中国概念的科学内涵,破除外界话语陷阱。
第二点做更有效的叙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乏好故事,高效的国际传播应当刚柔并击、情理交融,跨越文化壁垒,找到最大公约数,把我的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世界的故事,拓展情感共鸣、认知共通的话语空间。西方善于讲故事,甚至编故事,我们深为这点所困扰,但是我们做国际传播时,既要摒弃西方媒体虚假报道、预定(音)造假的这种通病,也要学习他们以故事打动读者,灌输传播理念的一些经验迎合西方受众喜欢读故事、信故事的习惯,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传播时效。我们要避免空泛且大而全是的叙事,要中话西说,充分理解使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以小切口、小故事挖掘小而美的叙事构架,打造我们的外宣战线内容。海外受众对中国独特的故事其实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展示老百姓日常生活以及全世界共情的一些话题。这个照片是我们之前做的一个报道,是一篇英文的稿件,报道的是甘肃沙丁山景区,保障骆驼出行安全,推出了骆驼专属红绿灯。事情虽小,但是影响很大,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我们这篇稿件,传播效果非常好。通过这个小的报道,可以让西方受众认识到我们在保护动物方面作出的努力,有一个非常直观鲜明的认知,如果写一万字的报告说我们怎么爱护动物,我感觉可能不如这么一个小的报道更能深入人心。这张照片大家比较熟悉,甲亢哥直播我都看了,这个人情商智商非常高,我感觉是他和中国双赢的活动,去年开始我们放开了免签,导致很多英美主流国家的网红来中国打卡,他的内容我一直在关注,我发现非常贴近民众、主打真实,我们榜单也有一个
ChinaTravel的热潮,通过他们的镜头启发了我们,就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好客。这些内容反而是西方用他们的镜头发现了我们的好故事,对我们的启发而言,我们要打破陈规,以善于发现的眼睛,以一颗真诚之心、以与西方共情的心态,发现我们身边的文化魅力、百姓故事和人性之光,用心用情用脑解码中国,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
第三要做好更有效的渠道。当前国际传播实践面临的算法封锁、信息茧房等重重障碍,国际交流的四大社交平台都把控在美国手中,我们需要输入时代特色,打通内外舆论场的堵点,在对方的赛场上做好我们的文章,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同时我们要提升内容生产和多语种转化能力,充分激发人际传播的巨大效应。近年来,我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广交朋友,刚才任院长也说了,我们中新社长期对侨服务,2018年隶属转到统战部范围更大,包括西方的主流社会、主流世界也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广交朋友,包括国内外的意见领袖、华侨华人、海外新生代,我们做了很多项目,我们媒体都非常关注新生代,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还有在华外国人,这些跨文化的群体,我们推出几个栏目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像东西问,还有中外对话等一系列栏目,搭建起多层级、多维度的沟通对话的桥梁。通过这种以人为桥、连接中外,我们更好地产生参与感和体验感,帮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我们在采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先生时,他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就以一句简单的Green is gold,生动地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是西方对我们理念的认知。通过这种国际传播实践,我们的外宣效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也能顺利地送达彼岸。
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百花齐放、百帆竞齐发,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国际传播的听风者、执炬者、孤勇者、创新者。下面有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加强当下舆情分析与快反能力。当前美西方铁板一块的舆论产销体系受到自身问题的冲击,由于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和他们的民主党支持者互曝其短,为我们提供了外宣新的阵地和战斗的子弹,譬如说美国针对中国的黑金黑论这套反华舆论产业链条正在从内部瓦解,美国之声都被特朗普关掉了,对我们其实是重大的利好。另外相当一部分长期灌输反华思想的美国人民开始觉醒,他们通过新的媒体平台像TIKTOK、小红书甚至是脸书,通过这些平台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转而倾听更加理性更加真实的中国声音,因此我们媒体的国际传播工作当下是大有可为、实在必为,我们必须充分敏锐捕捉和研判,利用美西方内部矛盾,快速反应,及时应对,进行多语种报道,争取世界各国更多的民心。
第二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仅要有中外文明交流交融,也要有交战交锋,我们不仅要做讲好中国故事的绅士,更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中,我过去我们与西方媒体多为各说各话,避免正面冲突,但是今后对于美西方一些不实言论,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及时批驳澄清,比如我们有一个破冰的工作室,专门针对美西方不实言论进行反击。
第三点勇于举旗执炬,做大国际传播的朋友圈。我们的外宣和统战工作有一定的相似性,就是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营造有利于我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勇于做举旗者、执炬者,既要做武术高手,又要做武林盟主,在各个领域统筹多方力量,形成国际传播的合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团结各个机构和个人,包括我们的一些高校,以及一些国际智库机构和支华人士,请他们发声并放大其声量。
第四点是创新方式,讲好中国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故事。中国的国际传播要讲好中国现代化的故事以及人类进步的故事。比如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展开贸易战的当下,中国能扛住压力,逼迫美国撤销多个不当关税,引起了各国的关注,我们可以借此契机对外讲好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现代化发展自身硬的故事,同时我们要用好当下的AI翻译、AI视频产品制作等工具,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
最后此感谢我们这次的传媒年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次交流的机会,我的发言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