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钧透露,体育争议解决先导计划正物色合适机构,以订立模范体育争议解决规则。香港文汇报记者万霜灵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子晋)设在香港的国际调解院总部,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助力香港成为全球调解之都。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近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透露,体育争议解决先导计划正物色合适机构,以订立模范体育争议解决规则。他强调,体育仲裁作为新兴市场,特区政府将把握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全运会的机会,了解内地相关机构如何进行争执仲裁,以获取更多经验。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香港体育争议解决发展,今年初成立了体育争议解决咨询委员会,并由张国钧领导。政府支持业界在今年内推出体育争议解决先导计划,现已公开招标,邀请符合资格的仲裁机构申请成为体育仲裁指定机构,并订立一套模范体育争议解决规则。
年内制订好机制并正式运作
张国钧表示,律政司、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体育专员、香港律师会及大律师公会早前已组成相关工作小组,接下来会审慎挑选合适机构,预计最迟于今年底前制订好体育仲裁机制并正式运作。
他透露,律政司已与港协暨奥委会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推动体育仲裁发展的计划设计符合体育界的实际需要。“确保仲裁机构独立运作,确保争议处理的公平公正性,一直是本地仲裁机构赢得国际信任的成功关键。因此,工作小组刻意未有邀请港协暨奥委会代表加入,以避免在处理涉及港协及其属会与运动员的争议时出现利益冲突,这种安排也获得港协的认同。”
业界开展体育仲裁人才培训
虽然负责处理体育仲裁的机构尚未正式确认,但业界已开始为此作准备,包括开展了体育仲裁人才培训,律政司与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代表早前已受邀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见证法律界人士、精英运动员积极参与。香港律师会早前举办的运动法律论坛,更吸引来自法国、专门处理体育争议的律师自费来港参与会议,分享经验,显示香港体育争议解决服务的发展得到国际重视。
拟资助运动员 确保不因费用却步
谈到运动员与本地体育总会之间的争议处理,张国钧表示,体育仲裁将采取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因为调解成本低、效率高,而且能维持双方关系,若调解无效,争议将转交仲裁处理。为减轻运动员的经济负担,律政司计划为运动员提供资助,确保他们不会因费用而却步。同时,仲裁机构在处理涉及运动员争议时,将以非牟利方式运作,与商业性仲裁业务区分开来。”张国钧说,律政司将透过调拨内部资源支持这一计划,暂时无须额外拨款,显示对财政谨慎使用的承诺。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举行,外界关注本地体育仲裁能否为全运会提供支持,张国钧解释说,国家已就全运会相关争议作出安排,内地会有机构负责。“香港的体育仲裁机构尚未成立,律政司已与内地相关机构建立联系,向其取经。”
研争取让公众参观国际调解院总部
另外,鉴于未来可能有很多游客都会对国际调解院总部非常感兴趣,有意前往打卡参访,张国钧表示,特区政府会在确保场地庄严下,因应公众的意愿探讨争取提供参观安排,如参考荷兰海牙国际法庭的安排等。
荷兰海牙的和平宫是国际法庭、常设仲裁法院的所在地,这个庄严的“国际法之都”地标允许旅客预约参观,并在不同时段提供由导游带领的讲解团,而在法庭开庭期间则停止参观。
“政府会探讨争取参考海牙国际法庭相关安排,让国际调解院总部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让公众有机会了解其运作。”不过张国钧强调,由于有关场地并非一般观光景点,而是有重要职能的机构,值得公众的尊重,因此不可能完全开放让公众随意进出或四处拍照,需要作出相应的平衡。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