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传斌。(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高钰)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教授毛传斌及其团队研发出“噬菌体”新型病毒纳米纤维技术,能精准针对癌细胞,将其消灭。此技术突破肿瘤低氧对光动力疗法成效的限制,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现时常用的光动力疗法是非常有效的微创癌症治疗方法,透过激活一种名为“光敏剂”的药物,消灭癌细胞,但该疗法未必能发动“精准攻击”,而肿瘤常见的低氧或缺氧状况更会削弱其治疗效果。有见及此,毛传斌团队设计出可直接在肿瘤内产生氧气的噬菌体,它是可入侵细菌但对人体无害的病毒。他表示,团队已使用噬菌体治癌等疾病超过十年,透过先进的纳米技术重构噬菌体病毒,他们研发出模仿病毒结构和功能的治疗方法,能在不攻击健康组织下精准锁定癌细胞。
团队将肿瘤靶向肽(AR肽)加入经改造的噬菌体,并对患有乳癌肿瘤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其能精准锁定乳腺癌细胞。同时,团队研发人工铂纳米酵素,并加入噬菌体表面,用于催化癌细胞中过氧化氢转化为氧气,缓解缺氧情况,从而提升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
此外,研究团队将应对光敏感的药物靛氰绿依附在噬菌体病毒上。经近红外光照射后,光敏剂会被激活,产生具毒性的活性氧物质,有效消灭癌细胞。
研究结果显示,此技术在治疗效果上远超传统光动力疗法,大部分个案的肿瘤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在接受治疗的患癌小鼠中,有40%在16天后已经痊愈。有关研究是生物与纳米材料混合技术在精准医疗上的重大突破。透过结合噬菌体的肿瘤靶向能力与人工纳米酵素,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可灵活应用的平台,有望进一步提升免疫治疗、化疗及放射治疗等癌症治疗方法。团队正积极进行临床前研究以改良技术,并将会与大湾区的临床医生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