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志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介绍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突破、民生福祉提升等多领域系统性进步,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雄厚实力,成果含金量高。香港进入新发展阶段,未来更需要把握国家发展方向,在数字金融、核心技术和再工业化等方面对接国家发展规划,努力破局开局,加快经济升级转型,为正在筹划的“十五五”规划早作准备,贡献香港所长,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开创香港更美好未来。
“十四五”时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丰收的五年。经济方面,国家全球贡献力持续领跑,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科技方面,由航母、邮轮、大飞机、第四代核电站到嫦六月球采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国家硬核实力铸就了许多大国重器;制造方面,国家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民生方面,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超95%,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在民生福祉上。
“十四五”成就丰硕增长强劲
“十四五”期间,国家展现出强大韧性,不仅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特别是在世纪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国家仍保持年均5.5%的增速,让14亿多人民过上好日子,消费投资需求持续增长,而且创新发展重塑国家产业格局打造制造强国,从空间技术应用大国向空间科学强国迈进,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全球经贸发展的“稳定器”。
“十四五”规划取得丰硕成就,中央正在组织起草“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国家下一个五年发展指明路径。在中央支持下,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面面“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十五五”规划的未来五年,是香港加速由治及兴的关键期。如何承先启后,及早筹谋香港新阶段破局开局,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是香港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答题。
发展稳定币开创香港金融新局
金融是香港命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所重,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是香港开启发展新局的重要领域。
当前,数字金融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全方位重塑传统金融业务模式,成为金融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其中,作为数字资产连结传统金融的界面,稳定币迅速演变为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的关键力量,已成为各国金融建设的重要一环。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应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在稳定币发展上抢占制高点,争取建设成为全球稳定币发行中心,强化香港“数字金融枢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地位。
以创新驱动实现再工业化
人工智能、5G、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在“十四五”期间迅猛发展,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香港正积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应整合科研资源与创新力量,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上深化国内国际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助力国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难题,增强香港创科竞争力。
国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大市场规模和全产业链,香港应加大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发展的投入,结合国家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开拓香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新出路。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