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超前停课”不似预期 陈国基:宁安全、莫后悔

由于预计今日(11日)天气持续恶劣,由政务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昨日公布,所有日校今日停课,原于今日进行的中一入学注册手续,改为下周一(14日)进行。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萧景源)由于预计今日(11日)天气持续恶劣,由政务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昨日公布,所有日校今日停课,原于今日进行的中一入学注册手续,改为下周一(14日)进行。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于今日中午,在社交专页发表题为“艰难的决定”帖文,表示在前日(9日)收到天文台汇报,预警本港昨日(10日)至今日11日可能出现暴雨及狂风雷暴恶劣天气后感到忧心,特别是7月10日至11日正是中一入学注册日的日子,很多家长会带同小学毕业的子女前往中学注册,更会有家长带同派位结果未如理想的子女到不同学校奔走叩门,如遇恶劣天气会非常辛苦狼狈。因此当天第一时间召开“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会议,听取天文台汇报,为可能出现的暴雨及狂风雷暴恶劣天气作超前准备。

会议上,天文台详细分析“丹娜丝”的预测走势、相关雨带以及其南侧活跃西南季候风的发展,并预计本港在周四及周五可能会受到暴雨影响,极端情况下全日降雨量预计或超过390毫米。390毫米全日降雨量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香港有记录以来第五大的降雨量,或者是预计全年总雨量的大约六分之一。根据天文台同事解释,暴雨预测与台风预测有很大分别。在现今科技下,台风走势有较大的可预测性,但是暴雨带则千变万化,而且瞬息万变,越早作出的预测,误差肯定越大。而且全日的预测降雨量,究竟是全日24小时平均、广泛地降雨,抑或是较集中在几个小时内,或是比较集中在几个局部地区降暴雨,对市民的实际影响和市民个体的感受已经有很大的分别。

而根据天文台在会议当天所作的预测,最大的暴雨预计会在7月11日清晨影响香港。当时督导委员会面对艰难的选择:究竟是按照惯常做法,继续等待不断更新、而且越实时越准确的天气预报,才作防灾准备和应变部署;还是根据大势预测作出超前准备,防范灾害、给市民更好的安全保障?

选择等待,可以按最接近实时、准确度最高的天气预测作出应变,降低不确定性,亦可以避免因很可能出现的偏差而被市民质疑;但市民就要像过往一样,等到清晨五、六点,透过电台电视台的最新消息,才得知最新的天气警告讯息和各项安排,市民自身的应变应对安排亦会变得很仓猝、狼狈。过往更有不少市民、学生出门后才留意到即时发布的天气警告讯息,市面会较为混乱。相反,如果选择提早预警并作超前准备,则可以让社会各界提前准备就绪,减低恶劣天气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亦可以让市民提前作好规划准备,尽量减少对生活的影响和困扰。当然,因为暴雨科学预测的困难性限制,早期预警会有出现偏差的风险。

保障市民大众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首要、根本任务,这点不容置疑和犹豫。所以政府选择了提早发出预警,并做好超前准备,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数过大,哪怕天气瞬息万变而令预测有偏差,政府官员都认为应该“宁安全、莫后悔”,根据科学的天气预测,担当作为,从市民角度出发,尽早发出预警并做好早期应对方案和措施,全力减轻恶劣天气带来的威胁和影响。

中一入学注册日方面,很多家长会带同小学毕业的子女前往中学注册。昨天本港天气十分不稳定,暴雨伴随狂风,令不少市民出入十分狼狈。由于预计7月11日的天气情况持续恶劣,为确保年轻学生的安全,并考虑到全港大部分学校已陆续放暑假,停课对学生的学与教实际影响较少,政府作出另外一个艰难决定,就是超前在昨天中午时分公布今天所有日校停课,并将原定今天的中一入学注册日顺延至下星期一(7月14日)。

政府清楚明白,任何停课和更改中一入学注册日期的决定,都可能会为一些市民带来不便,亦十分理解伴随“超前决定”的,就是更多的不确定性。然而,年幼、年轻学生的安全,一定是政府最重要的考虑,政府亦希望透过尽早的公布,方便家长和照顾者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