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记者涂穴 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吴健怡)穿越三千年时空,唤醒沉睡的古老密码!作为“中华文化节2025”香港文联主办的活动之一,《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于今天开始至22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隆重举行,将这份源自中原大地的文化瑰宝带到香江之畔。是次展览以“甲骨千年见字如面”为主题,透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全方位展示甲骨文的深厚魅力与现代活力,免费开放予公众人场。
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合办,并获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支持。
虽与甲骨故土河南千里之隔,香港在甲骨文的研究、展览与传播上始终薪火相传。从香港中文大学珍藏的71版甲骨,到饶宗颐等文化名家,皆是明证。本次展览以中国文字发展为主轴,透过科技与艺术交融的互动体验,让沉睡千年的甲骨文跳出展柜与书籍,走进大众生活,在现代香港绽放新光。
展览分为三大区域,包括“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甲骨文艺术展”及“甲骨文 XR科技展”。第一部分将展示甲骨探源、文字衍化;第二部分则展示此次展览策展人清华美院陈楠教授的甲骨文数字艺术及装置;而第三部分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公众走进甲骨文的世界。展览并设有一系列延伸活动,包括研讨会、讲座、学生及公众导赏,旨在深化大众对汉字文化根源及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认识。
文化展区展出以非遗技艺还原的5件珍贵甲骨文物复制品,并清晰呈现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历程。现场特设“甲骨文百家姓”互动体验及汉字文创等创意区域,市民可亲身探索自身姓氏的古老根源,并发掘精致汉字文创产品,探索当代设计师融古汇今的创意。
艺术展区重点呈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团队创作的甲骨文数字艺术及装置作品。陈教授自1999年投入“数码化甲骨文设计”研究,意在结合技术与艺术、传统与创意,展现甲骨文中蕴藏的几何规律与网格奥秘。其“数码化甲骨文”系列艺术品曾亮相于海内外诸多重要展览。是次展出的《甲骨文·动物世界》将古老象形字与工业风结合,唤醒自然保育意识;《甲骨文·甲辰鱼化龙》则以手绘融合甲骨文,构建吉祥图腾意象;动画作品《甲骨文·宇宙》更以罗盘构建充满视觉震撼的“汉字宇宙”。
科技展区将全球首映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由河南日报社联手原力数字科技共同打造时空穿越的空间,观众戴上设备即可亲历“大邑商”文明:泛舟洹水、探访宫庙、参与甲骨占卜等等。此作品突破传统导览形式,强调强交互体验:观众可“亲手”触碰甲骨,解锁汉字演变;抓取青铜器,观看3D熔铸技艺重现;甚至模拟灼烧龟甲,见证神秘预言浮现。
从互动探源到XR沉浸式遨游,从艺术再创到非遗技艺再现,《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将以创新之姿,生动诠释汉字跳动的脉搏和中华文化的深厚温度。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