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施政报告咨询|劳联倡立法保障平台工作者 吁考虑本地失业率延缓外劳输入

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劳联)今日(22日)公布上周五于施政报告咨询会上向行政长官提交的建议,涵盖人力政策、劳工权益、支援弱势、交通等多项范畴,提出合共42项具体政策倡议。

劳联公布上周五于施政报告咨询会上向行政长官提交的建议。(点新闻记者陈子萌摄)

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劳联)今日(22日)公布上周五于施政报告咨询会上向行政长官提交的建议,涵盖人力政策、劳工权益、支援弱势、交通等多项范畴,提出合共42项具体政策倡议。

政府正研究及预计今年内将提出进一步改善平台工作者权益的方案。对此,劳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林振升建议参考新加坡近年订立《平台工人法案》(Platform Workers Act)的模式,立法为平台工作者提供法定工伤及退休保障,以及与平台协商渠道。

林振升指出,本港可立法为平台工作者设立在雇员和自雇以外的第三种身份,涵盖平台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常见平台工作职业,并规定平台公司须为旗下平台工作者缴纳强积金供款、购买与雇员劳工保险保障一致的特定工伤保险,同时建立由劳资官三方组成的协商平台,就各种劳资问题、工作者权益及法例规管等事宜进行商讨。

在政府输入外劳问题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已批出超过67,350个输入外劳名额,其中饮食业批出达2.8万名。劳联秘书长、立法会议员周小松指出,接到不少基层工友反映,在扩大输入外劳后遇到工时减少和工资受压的情况,甚至怀疑被外劳取代而遭解雇,而相关情况在餐饮业尤为严重。

周小松认为政府应调整“优化计划”,并给出几点建议,包括恢复执行26个职位及非技术或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外劳的规定,设立输入外劳暂缓机制,充分考虑失业率、空缺率和薪金中位数等数据;更改输入外劳的人手比例规定,须按相同职务的本地雇员人数计算;输入外劳的雇主须定期申报本地雇员人数变化,以便劳工处巡查和监察;除行政处分外,设立罚款机制处理恶意违规者,以及公布违规者黑名单;检视和优化“常见职位每月工资中位数”的统计方法,确保薪金水平与更贴近市价。

另外,劳联还对2025年施政报告给出其他建议,包括破欠基金保障扩展至强积金雇主供款,延续或恒常化“工伤复康先导计划”,立法强制呈报高风险小型工程,订立5天法定有薪照顾者假期,加强就业服务和再培训并将持续进修基金增至3万元,研究立法禁止年龄歧视,增加“幼儿中心家长津贴”至每月1,500港元,加快增设公共充电器等。

(点新闻记者陈子萌报道)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