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基金会全球总部。
百年历史建筑医院道4号完成首阶段活化,共享基金会正式进驻作为全球总部。医院道4号自1921年落成以来,一直与公共卫生事务密切相关,今次活化完成后将延续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历史使命。
共享基金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足迹遍布四大洲10国——包括老挝、柬埔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吉布提、东帝汶、洪都拉斯、瓦努阿图、斐济及哈萨克斯坦,在8大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援助。基金会新全球总部将作为基金会开展国际医疗援助、青年教育及跨文化合作的重要基地,标志着基金会人道主义工作迈入新阶段。

梁振英介绍医院道历史。
全国政协副主席、共享基金会主席梁振英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只着眼于经济效益。共享基金会积极携手大型基建项目,在共建工程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改善民生,全方位提升民众生活质素。
医院道4号建于1921年,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以阶梯式布局顺应太平山山坡地势,百年来与公共卫生密不可分——由清洁工人宿舍、市政员工宿舍至露宿者庇护所,一直服务香港卫生与社会的需要。
基金会在尽量“最小改动”的情况下开展活化工作,保留建筑的历史结构与工艺细节,同时让建筑具备当代办公、教育与公共交流的功能。活化工程保留多项原有特色,包括:英式砌筑法、削制砖工艺、木拱门、水平饰线等和内部原有结构。同时,新设入口门廊以“中国红”重新涂装,象征中国人的慈善力量由香港走向世界,亦与建筑过往红砖外墙的历史脉络呼应。
梁振英表示,门廊的颜色是中国红,寓意中国人拿着善心、知识和技术,从这里出发跨洋过海,走到四大洲10个国家,超越政治、种族、文化和语言隔阂,走到“一带一路”各国人民身边,行善积德,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