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2日电 近日,内地电商平台为开拓香港市场,先后推出免运费等优惠,在香港掀起网购风潮。当中有港人在内地网购平台,购买生蚝、刺身等食品来港。然而高温天让生鲜食品进入“高危期”、极易变质。香港有立法会议员担忧,市民跨境买受限制食品,有机会引发食安风险。对此,香港食环署表示,如果发现有人违规,会采取适当行动跟进;香港海关亦指,要求电商平台遵守规定。
近来越来越多港人喜欢网购,但有人竟从内地网购平台网购生蚝等食物。近日,在社交平台一个群组内,有香港网友就分享其在内地网购平台以38元人民币购买两盒生蚝的经历,形容“第一次拼生蚝”,“有发泡胶保温袋,新鲜好吃”。
然而现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引发其他网友对高温天气下,跨境运输生鲜食品安全性的质疑。从相片亦可见,生蚝浸泡在水中呈现蓝黑色,看来似乎并不十分新鲜。
据悉,海鲜本身带菌量较高,其蛋白质分解很快,一旦腐烂变质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食用后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Guy Crosby曾指出,海鲜变坏的速度比肉类快10几倍。
香港有立法会议员认为,市民跨境买受限制食品,有机会引发食安风险。
据悉,现时陆路进口香港的海产,必须经文锦渡或港珠澳大桥边境管制站入境,香港食环署会定期抽验。
食环署强调,在香港境内售卖受限制食物,必须持有有效牌照,市民亦应光顾持牌商店。如果发现有人违规,将会采取适当行动跟进。
香港海关亦指,走私属严重罪行,将会继续与食安中心,在各个边境管制站突击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并要求电商平台遵守规定。
翻查资料,深圳山姆曾推出一段时间的跨境直邮香港服务,但直邮服务就未开放生鲜及冷藏食品(如冻肉、水果)等商品。(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