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浸信会爱群发布照顾者压力调查 冀社会提供支援 给予照顾者喘息空间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今日(22日)发布“照顾者压力调查”结果,揭示在职及退休照顾者在照顾与生活压力下的沉重负担。

左起: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计划统筹(照顾者支援导航服务)董以真、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服务总监(长者社区支援及护理服务)黄银中、在职照顾者Sue、圣方济各大学汤罗凤贤社会科学院研究教授暨照顾者研究及发展中心总监庄明莲教授、退休照顾者阿英、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助理服务总监(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服务)冯泽棠。(香港文汇报记者北山彦 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洪泽楷)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今日(22日)发布“照顾者压力调查”结果,揭示在职及退休照顾者在照顾与生活压力下的沉重负担。调查显示,在职照顾者因工作与照顾责任的双重夹击,精神压力逼近临界点,有近两成在职照顾者,需在工作外额外兼顾20小时的照顾任务;退休照顾者则多陷入“以老护老”或“以老护残”的困境,倾向独力承担,即使身心俱疲亦鲜有求助。有退休照顾者指,作为被照顾者的先生患有认知障碍者,有时情绪恶化,令照顾者有时甚至不敢回家,担忧担心被照顾者身体恶化。在身心俱疲之下,终于因日间服务,获得喘息空间。

爱群社会服务处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访问了291名在职照顾者及264名退休照顾者,发现照顾责任高度集中于女性,占比高达八成。

调查发现,有两成在职照顾者在全职工作之余,每周需承担21至40小时的照顾任务,约10%更需投入41至60小时,工作与家庭的“夹心”压力令他们不堪重负。退休照顾者则因视照顾为“理所当然”的家庭责任,宁愿独自承担,超过两成每周投入逾81小时照顾工作。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助理服务总监(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服务)冯泽棠指出,在职照顾者的核心压力源于工作与照顾角色的冲突。求助障碍并非个人意愿,而是服务资讯不足、服务时间及地点不配合等“实质阻碍”,反映现行支援未能切合在职人士需求。

一位在职照顾者Sue分享,她原本从事活动策划的全职工作,因需频繁请假照顾患长期病患及癌症的母亲,被迫转为兼职,收入与福利大幅下滑。她呼吁职场提供弹性工时及照顾者事假等支持措施,减轻在职照顾者的压力。

退休照顾者阿英每周七天无休,照顾患地中海贫血及认知障碍症的丈夫。三年前,丈夫跌倒后行动不便,她以40公斤的瘦弱身躯每日背起丈夫,协助换洗与喂食。丈夫病情恶化时更会出现攻击行为,令她心生恐惧,“有时被打都不敢回家,但又担心他的状况。”身心俱疲下,她申请了社福机构的日间服务,丈夫每周三天由机构照顾,让她终于有喘息空间,“可以喝杯茶、与朋友聚会,感觉解放了许多。”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