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海南年底封关运作 对香港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接受点新闻访问指出,海南自贸港的进一步开放,或将使香港面对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但只要强化自身优势,香港有条件与海南形成互补,借势转型升级。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

今日(2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发布会上宣布,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封关后,海南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此外,海南自贸港将面向更多国家实行更加开放的免签政策,料将吸引更多外资与高端人才流入。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接受点新闻访问指出,海南自贸港的进一步开放,或将使香港面对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但只要强化自身优势,香港有条件与海南形成互补,借势转型升级。

“海南封关运作,或会为香港带来一定的区域竞争压力。”梁海明坦言,未来海南将崛起为新兴开放高地,可能吸引部分外资与高端人才,对香港形成一定程度的分流效应。但他强调,海南的扩大开放亦将为香港提供“转型升级”的契机,在创科、金融、航运、教育等领域为两地带来更多合作机会。梁海明认为,香港可藉助其国际化优势,主动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只要香港能进一步巩固金融、创科与专业服务优势,强化与海南的互补合作,就必然可以化挑战为机遇。”

“香港和海南可以在绿色金融、创科产业、离岸人民币、国际仲裁和高端服务业等方面展开合作,构建自贸港和大湾区联动发展的示范区。” 梁海明指,香港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未来应更积极引进人才,强化国际枢纽地位,稳固其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记者了解到,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封关运作,这一日期的选定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梁海明解读,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免税政策和更开放的签证措施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与人才,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贸易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更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他认为,海南自贸港进一步开放还将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促进制度型开放实验。海南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促成更多来自RCEP、东盟等区域的经贸合作。同时,也为国内企业提供“走出去”桥梁,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地理相近、人文相亲。梁海明认为,海南自贸港的“零关税、低税率”政策有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居民到海南消费,形成双向消费流动,也可促使大湾区提升服务质量与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升级。

“海南自贸港可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创科、教育、旅游、物流和金融等领域的联动发展。”梁海明建议,海南自贸港可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离岸金融、跨境电商、自由贸易规则探索方面开展合作。如共同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推动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高端医疗与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南方开放走廊”。他认为,这不仅能提升海南的投资吸引力,也能为大湾区企业提供外溢空间和多元投资机会。

(点新闻记者卢静怡报道)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