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研究由中大医学院联同中大医学院药剂学院与澳洲蒙纳士大学合作进行,其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中大医学院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姜嘉轩)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摄取中等份量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简称 FODMAP)能显著提升二甲双胍(metformin)的疗效,此药是预防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这种以食物配合药物的治疗有助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并改善肠道微生态,研究结果证明以更个人化的营养方案配合药物介入的重要性,其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tabolism》。
二甲双胍是预防糖尿病的一线药物,惟此药经常引发肠胃道副作用。临床试验显示,大概每100名中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便有15名在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腹胀或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虽然二甲双胍在延缓或预防2型糖尿病方面具备确切疗效,这些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因此医学界急需制定策略以提升患者对二甲双胍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是次研究由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主导,联同中大医学院药剂学院与澳洲蒙纳士大学合作进行。团队招募了26位年龄介乎48至60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参与一项双盲、随机、分为两个阶段的交叉饮食控制试验。
参加者获随机分配至两个为期10天、热量相同的饮食介入阶段,包括中等份量FODMAP饮食(每日摄取12克)及低份量FODMAP饮食(每日摄取2克)阶段。所有参加者在每个饮食阶段的最后五天服用二甲双胍,并接受盲法持续血糖监测,以记录血糖变化的差异。
研究试验发现,参加者摄取中等份量的FODMAP并服用二甲双胍时,健康指标较摄取低份量FODMAP并服用二甲双胍时更为理想。其中包括提升血糖控制能力,让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随之增强;增强胰岛素反应,而这是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让肠道微生态获大幅改善,有助改善控制血糖的能力及减少全身炎症;对二甲双胍不耐受的预测生物标记,有助提供更个人化的治疗。
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副教授(临床)周怡君表示,本地的中等份量FODMAP饮食具有卓越的疗效,为医生提供另一个具潜力的饮食与药物结合治疗方案。“豆浆、西瓜及蘑菇等食物含有丰富的FODMAP,有望成为合适的膳食选择。我们将深入探讨药物与营养介入的综合疗效,期望惠及更多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