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国际 / 正文

韩国近期“诈弹”事件频发 专家呼吁加大惩处力度

韩国近期频发虚假炸弹威胁事件,加重警力负担并引发公众焦虑,专家认为亟需采取更严厉法律措施应对类似事件。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韩国近期频发虚假炸弹威胁事件,加重警力负担并引发公众焦虑,专家认为亟需采取更严厉法律措施应对类似事件。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自7月4日至8月11日,警方共收到8起炸弹威胁报告,经查证均为虚假信息。

上述8起事件中,有7起集中在一周内发生。8月11日,光州市警方接到电话称一家百货商场内有爆炸装置,特种部队搜查后未发现危险物。10日,首尔奥林匹克体操馆一场演唱会因为收到用传真发送的炸弹威胁信,推迟两小时开场。此前还发生5起针对百货商店、公共游泳池、博彩公司总部等场所的类似“诈弹”事件。

2023年8月6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在韩国首尔江南区街头巡逻。(新华社 纽西斯通讯社)

韩国警察厅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特警出动响应的涉恐怖主义威胁案件共943起,是2015年至2021年所记录案件的两倍多。韩国警察厅一名官员告诉《韩国先驱报》,即便怀疑是虚假信息,也必须按真实威胁应对,为此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韩国国会今年2月通过刑法修订案,新设“恐吓公众罪”,实施此类“诈弹”威胁者最高可被判处5年监禁。然而,警方数据显示,相关涉案嫌疑人中仅约十分之一最终被正式拘留,且部分案件未能进入司法程序。

东国大学警察行政系教授郭大景(音译)说,这类“诈弹”威胁若频繁发生,可能让公众陷入过度紧张,或因习惯而放松警惕,两者情况都会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他认为:“考虑到这类案件实际消耗的人力物力,现行处罚过于宽松,不足以吓阻潜在违法者……应采取更严厉法律措施,如提高刑期上限并引入强制赔偿制度以支付应急响应成本。”(林芮竹)

责任编辑:吴玉林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