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重镇杭州市的官方媒体称,中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在杭州诞生,有望打破国际出口管制困局,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标志着量子晶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
中共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星期四(8月14日)披露上述消息。报道引述未具名的浙江大学余杭量子研究院相关团队负责人说,这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100kV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正式投入市场。
报道称,“羲之”取名自书法家王羲之。上述负责人介绍称,这台设备专攻量子晶片、新型半导体研发的核心环节,通过高能电子束在硅基上“手写”电路,精度达到0.6nm,线宽8nm,可灵活修改设计无须掩膜版,如同用纳米级毛笔在晶片上精准作画,适合晶片研发初期的反复调试。
报道称,这类设备此前受到国际出口管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江实验室等中国顶尖科研机构长期无法采购,“羲之”的落地有望打破这一困局。此外,“羲之”的定价还低于国际均价,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展开接洽。
官媒杭州《都市快报》称:“羲之电子束光刻机的成功应用测试,是我国高端半导体核心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这把自主可控的中国刻刀,将为加速国产高端芯片的研发进程、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实的装备基础。”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