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高层在天门山前合影。(大公文汇网记者姚进 摄)
(大公文汇网 记者 姚进 张家界报道)雨过天晴,天门山云雾缭绕,一道彩虹横跨天际,与海拔1300余米的天门洞交相辉映,来自世界五大洲37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文媒体负责人目睹了这一壮观景象,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8月29日,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采访团一行探访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时,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期而遇。然而这场大雨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礼物——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门洞上空,成为此次行程中最动人的瞬间。
雨后彩虹,华媒高层惊叹自然神奇
天门山上出现雨后彩虹。(大公文汇网记者姚进 摄)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正在体验被誉为“世界第一长高山客运索道”的天门山索道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转眼间暴雨倾盆而下。索道车厢外,雨幕中的绝壁千仞、深壑逶迤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风情。
大雨持续了约半小时,采访团一行只得在山顶的休息区停留。“大雨中的天门山展现了不同于晴日的朦胧美,这种体验很难得。”来自加拿大的《枫桥网》CEO贾建军表示,“这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多面魅力。”
雨势渐小,当代表团成员抵达天门洞开广场时,天空开始放晴。突然,一道完整的彩虹横跨天际,恰好与天门洞形成完美构图,引得众人纷纷驻足拍摄。
这道彩虹持续了约15分钟,从最初的鲜艳明亮逐渐变得柔和多彩,最后慢慢消失在天际。许多媒体代表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完整且与自然奇观相映成趣的彩虹。
“暴雨后的彩虹像是天门山送给我们的特别礼物。”《欧洲侨报》社长高进感叹道,“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趁着雨停间隙,代表团成员与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了解到,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即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极度注重对原始生态系统的保护。
据了解,天门山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质、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景区还实施了游客流量控制措施,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天门山的生态保护经验值得推广。”《北欧时报》副社长刘芳钰表示,“这种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的模式,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海外媒体人纷纷拿出相机,纪录下美丽的彩虹。(大公文汇网记者姚进 摄)
文化赋能,山水文章再添新章
夜幕降临,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的幺姑们,用热情洋溢的笑容和诚挚的祝福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土家族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引得在场媒体代表阵阵掌声。
在敬酒环节,当地民俗《高山流水》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几位幺姑站成一列,每人手中高举一只酒碗,米酒从最高处的碗中轻轻流下,经过几只向下交叠的碗,流到嘉宾的口中。这酒,仿佛清泉,经过了高山的洗礼,流水的润泽,变得更加甘甜醇厚,满载着当地群众的深情厚谊。
“自然景观是骨架,文化内涵才是灵魂。”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表示,“天门山成功地将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相结合,做出了精彩的‘山水文章’。”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包括天门山在内的湖南美丽风光和发展活力,通过各自的媒体平台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积极扮演好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海外华媒高层在天门山上打卡。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