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昨日(9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土地和房屋供应来源,未来10年政府计划提供的约3000公顷熟地,超过一半来自北都,预期兴建约21万个住宅单位。据悉,北都全面发展后,将成为香港的国际创科新城,乃香港发展新动力,亦是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重要沟通平台。
黄伟纶昨日在一个论坛表示,预计至2048年,香港需要约6000多公顷新增土地,政府已经锁定大约7000公顷的土地供应,除了满足住宅或商业地,亦包括道路、社会设施及基建等需求。
他强调,北都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土地和房屋供应来源,未来10年政府计划提供的约3000公顷熟地,超过一半、约1700公顷来自北都,预期兴建约21万个住宅单位,占未来住宅供应近一半。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产业用地和经济楼面,突破香港发展创科产业但土地不足的瓶颈。
新田科技城 图源: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
黄伟纶表示,香港的公营房屋与私人住宅市场将分开处理,无论市场高低,均会全力以赴兴建公营房屋。未来5年,不计简约公屋的3万个单位,将有16.6万个公屋单位供应,即平均每年有3万个公屋供应。他有信心到2026至2027财政年度,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5年。
出席同一场合的地政总署署长罗淦华也说,当北都全面发展后,整个区域可容纳250万人口、提供50万个新增职位,发展成为香港的国际创科新城。
地政总署现正全力协助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和新田科技城等4个新发展区,正密锣紧鼓地征收和清理超过800公顷土地。未来5年,北部都会区料可提供至少570公顷熟地,大约供应逾6万个住宅单位和1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毫无疑问,北部都会区不仅是香港发展新动力,亦是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重要沟通平台,规划署署长叶子季强调,建设北都要质量并重。他特别提到,政府精简了法定程序,包括在2023年修订了6条与发展相关的法例和程序,令新发展区大型项目由生地变熟地的造地过程,由过去的13年缩短至7年。
“我估计由现在开始,楼价稳定下来,有机会慢慢上升,至年底有5%至6%增长。”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则于论坛后谈及外界关注的香港楼价,他预期年底前楼价将向上,并重申地产建设商会将向政府建议,将100元印花税措施扩至600万元或以下物业,他相信政府会采纳有关建议。(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