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民建联发布烂路调查结果:中西区最严重 占所有个案五分之一

近年频密雨天导致路面“甩辘”情况加剧,居民因路面问题受伤事件屡见不鲜。民建联今日(12日)举行记者会,公布“全港破损路面大搜查”结果,并就烂路问题提出多项建议。

民建联发布烂路调查结果。(香港文汇报涂穴 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李千寻)近年频密雨天导致路面“甩辘”情况加剧,居民因路面问题受伤事件屡见不鲜。民建联今日(12日)举行记者会,公布“全港破损路面大搜查”结果,并就烂路问题提出多项建议。

立法会议员陈学锋介绍,民建联于上月19日至本月3日期间开展“全港破损路面大搜查”,最终录得超过500宗路面损坏个案。具体损坏情况包括行人路砖松脱绊倒路人、行人路混凝土路面接缝处损坏出现裂缝、行车路面直接破损,以及沙井渠盖边缘裂缝导致渠盖松动晃动等。

他又指,中西区烂路问题最为严重,占个案总数约五分之一,其中大马路巴士站为损坏高发区。他解释,巴士停车后启动时重量集中,易导致路面沥青移位、剥落,其中中环德辅道中恒生银行总行对面的巴士站投诉量居高不下,多名市民曾在此跌倒,部分人受伤严重需缝针。

陈学锋表示,过去一年接获大量市民投诉,指雨天后多条路面出现严重损坏,不少居民因烂路绊倒受伤,部分人更需送院治疗。翻查立法会文件,2022年至2024年因路面问题致居民受伤的政府索偿个案累计达85宗。

针对烂路情况,民建联提出多项建议。中西区区议员杨学明指,路政处及承办商需加快响应速度,收到路面损坏投诉后当日完成处理,避免意外衍生;舍弃易出问题的快干水泥,改用更优质、耐用的铺路物料;台风、黑雨等恶劣天气后,即时开展全区路面检查,对雨水冲刷导致的凹凸不平位置迅速修缮;对被多次投诉的沙井盖位置进行检视,评估是否可迁至车辆经过较少的区域,减少损坏机率。

陈学锋表示,路政处的“三维影像扫描车”可通过行驶检测路面损坏状况,该技术已在内地多处应用并成效显著,建议尽快落实全港推广,检测路面坏损。此外,要求部门即时回覆投诉市民,同时公开处理进度方便公众监察,并鼓励市民主动申报路面问题。长远规划上,建议政府协调电力、煤气、水务、光纤等公共服务部门,将路中间的公共设施迁至路边,减少沙井盖等设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从源头降低路面损坏风险。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