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容许直资中小学可申请上调非本地生人数。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晨在商台节目上指,直资学校有表达希望能增加收生额,吸收更多非本地生,这是回应学界诉求,她又指,不预期首阶段会大幅增加,因是额外收非本地生,且要给全额学费,故并不会影响本地学生入学机会。
蔡若莲指,直资学校在课程、教学语言、收生机制或津贴模式,有相对充足条件,考虑到师资及配套等因素,相信学校会逐年递增,不会一下子大幅增加非本地收生,“如何有条件地增加班数,若校舍课室有多,有些有30班课室,现时仅24班,即有6个课室余下,这些可以扩充、逐年递增,因教师团队也要增加。不论是课程或师资,各项配套也要齐全。是额外收非本地学生,不影响本地同学的入学机会,因那个名额仍存在,同时非本地学生是给全额学费,因没有政府津贴学费。”
由2026/27学年起,各资助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会将由本地学额的四成增至五成。蔡若莲指,调整不影响对本地生的资源,院校须考虑是否用尽配额,“院校不是立刻将四成(配额)用尽,是分开4年,每年去增加一些非本地学生,这正是院校无论在师资团队建设、硬件配套增加及宿舍供应,要有时间及过程建设,所以我们见到除只是设定上限,院校要因应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去做。另外,无论是学费或其他,绝对不会资助非本地学生。”
另外,为招揽更多国际教研人才和学生,教育局会成立“留学香港专班”,蔡若莲表示,专班由政府不同部门组成,包括创科局、人才办、驻外经贸办及驻内地办事处等,联同八大院校一同到外地宣传留学香港品牌,吸引一些对香港认识不多,但具出外留学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如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等,希望有更多元化的非本地生来港,稍后会与驻外经贸办人员开会,未来专班会亲身到外宣传。
被问到来港留学生是否以内地生为主,蔡若莲说,现时全球最大留学输出国是中国及印度,因年轻人口多,经济上亦可负担出外学习,香港并不例外,强调增加非本地生数量外,多元化及国际化都很重要。
她又表示,因应有地方对科研人员或大学对学者取态不友善,加上本港有5间百强大学,有两文三语及东西汇聚等优势,海外科学家较容易适应生活,本港对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具有很大吸引力。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