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港城大研发崭新“DNA手术” 为心肝遗传病提供更高效治疗

香港城市大学科研团队早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 Scheme)拨款资助,通过其先进的“DNA手术”科技,研发两种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分别应用于肝脏和心血管遗传疾病,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将项目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基因组编辑技术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日趋重要,更成为推动医疗创新的关键引擎。香港城市大学科研团队早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 Scheme)拨款资助,通过其先进的“DNA手术”科技,研发两种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分别应用于肝脏和心血管遗传疾病,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将项目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项目旨在为病患提供安全、高效及可负担的一次性创新疗法,进一步为香港以至全球的遗传疾病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希望。

今次获资助项目由城大生物医学科学系郑宗立教授带领,名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的体内体细胞人类基因组编辑:将新型基因组编辑和工程交付载体转化为临床试验”,旨在开发安全、有效且具特异性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此技术将在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中,对人类“体细胞(somatic cells)”进行测试。

相对传统疗法 提供更持久的基因治疗

在2023年,随着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首个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Casgevy”疗法,可应用于治疗人体遗传疾病,标志着“DNA手术”发展的划时代里程碑。基因组编辑技术是通过“修正”患者的DNA缺陷来治疗疾病,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方法精准切割、移除或替换基因当中有缺陷的部分,使细胞能够正常运作,同时防止有害蛋白质的增生。方法之一是利用经改造的脂质纳米颗粒(eLNPs)作为运输载体,把“DNA手术刀”精准送到目标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然而,此疗法的广泛应用仍存在不少挑战,尤其在用药安全性、准确度和药效持续性方面。目前约有25%的遗传疾病是来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意即继承来自父或母任何一方的变异基因便足以引发病征),而这些变异基因将持续产生有害蛋白质;但传统的基因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效果亦会随每次服药后渐渐减弱,导致病情反覆。

城大的科研团队致力解决上述难题,利用曾获诺贝尔奖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平台”,结合团队研发的专利技术——高度精准的核酸酶(nucleases),再经由团队改造的脂质纳米颗粒(eLNPs)运送至目标细胞,为遗传病患者进行体细胞变异的“DNA手术”,同时提高了递送经修复遗传物质的效度及减少基因治疗的“脱靶效应”(意即意外编辑非目标DNA)。此外,团队也开发了一套专用的基因脱靶检测系统,以更高灵敏度侦测脱靶效应。由于“DNA手术”可直接编辑体内的DNA,而修正后的DNA也可传承至新生细胞,配合团队的技术就可以提供一种长效持久的解决方案,消除重覆用药的需要。

两款崭新候选药物管线 针对肝脏和心血管疾病

目前,团队正开发两款候选药物,包括PL-100——针对罕见肝脏遗传疾病,以及PL-200——针对可为全球医疗带来沉重负担的心血管疾病。两款候选药物正准备进入新药“IND支持性研究”以及由研发者发起之临床试验(investigator-initiated clinical trials)阶段。

项目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初步临床前研究经已完成,其精准的基因组编辑系统、高效的(基因药)输送载体可以带来更低剂量的领先疗效。未来,团队将进行内部开发、或与药厂等伙伴合作,从而将两款新型候选药物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郑教授说:“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医学发展的未来,不仅可用于控制病情,更能够铲除病根。团队的使命是开发既安全、可负担又能改变患者生活的疗法。”他认为,香港凭藉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有潜力成为基因医学的全球领导者。团队又感谢城大、“产学研1+计划”和投资者的支持,希望能为基因医疗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