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先生5日率团到访香港理工大学,与理大管理层及科研人员深入交流,聚焦大学在创新教研和培育科技人才的核心工作,并重点了解其在人工智能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及技术转化成果。陈家昌副部长肯定理大在科技创新的贡献,积极配合国家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

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国家科技部、京港人才交流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及香港创新科技署的多位代表。
代表团与理大管理层及教研人员进行会议交流,探讨香港及内地未来的创新性合作。陈家昌副部长提及香港的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目前共设有1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期望香港高校利用其在技术研究工作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并进一步发挥其国际联系的经验,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及引领力。
现时,理大拥有两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沿海城市气候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助力国家在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一众大学管理层欢迎国家科技部率团到访,并感谢代表团肯定和支持理大的发展。滕教授在会上强调,理大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致力于世界领先的研究及创新,尤其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他期待未来能与国家科技部有更多高层次交流,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代表团到访理大工业中心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由理大学者进一步介绍多项与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相关的领先科研项目,包括协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眼底照相机、无辐射三维超声脊柱侧弯评估、无线掌上式超声脂肪肝和肝纤维化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增强磁共振影像系统、人工智能影像重建与增强、多肽新抗原疫苗技术平台、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移动式外神经肌骨系统,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药开发。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现理大如何结合其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及工程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并转化为具影响力的产品及技术。
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在医疗教育方面拥有近半个世纪的丰富经验,多年来培养了逾五万名医疗专业人才,包括护士、物理治疗师、视光师、放射治疗师等,支撑着香港医疗体系的发展。目前,理大拥有1,300多名医疗相关教研人员,以及逾90个相关实验室及教研设施。理大将全力支持在北部都会区大学城设立本地第三所医学院,并为提升国家和香港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建设香港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贡献力量。(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