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香港新闻社11月21日悉尼报道 中国故事系列讲座“永乐宫壁画的前世今生”19日在新南威尔士州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讲座由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运城市人民政府和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王书羽,运城市副市长张锐及政府代表团成员,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袁伟,澳大利亚新州多元文化事务署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建青(Simon Chan AM),澳大利亚艺术家、文学家、汉学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领域学者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王书羽致辞。主办方供图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王书羽致辞表示,本次讲座旨在展示中华艺术瑰宝,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交流平台,让澳大利亚民众直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两位专家将引领观众深入解读壁画背后的思想、历史与技术维度,诠释图像符号,探讨保护难题,揭示其映射的时代文化与社会变迁。她指出,传承与守护人类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期待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运城市副市长张锐致辞。主办方供图
运城市副市长张锐表示,永乐宫壁画是河东文化的璀璨明珠,以其恢宏规制、精湛技艺与绚丽色彩享誉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典范”。近年来,运城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组建专业团队,积极拓展传播途径,并通过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推动永乐宫壁画走出宫墙、走向世界。她相信本次讲座会让更多国际友人领略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魅力,感受河东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事务署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建青(Simon Chan AM)致辞。主办方供图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事务署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建青(Simon Chan AM)表示,本次讲座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澳大利亚民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宝贵契机。此类跨文化交流活动能帮助人们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提升认知,从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友好、和谐与包容的社会氛围。

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宣教部主任张青演讲。主办方供图
在讲座环节,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宣教部主任, 运城学院永乐宫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张青女士,以生动翔实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带领观众穿越近八百年的历史时空,系统梳理了永乐宫壁画的“前世今生”。她从永乐宫建筑格局与历史背景入手,详细解读永乐宫壁画的内容、分布、艺术特色、道教思想和历史地位,并重点赏析了三清殿《朝元图》。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建于公元1247年至1368年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元代官式建筑群。它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举世瞩目的搬迁工程、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享誉华夏。
永乐宫壁画分布于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与重阳殿四座殿宇之中,总面积达1005.68平方米,创作时间跨越百余年,是元代道教表现真善美的艺术精品。龙虎殿、三清殿以传统工笔重彩勾填画法,绘制了统领山川田野的护卫神祇、道教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表现了道教“万物归元”的思想;纯阳殿、重阳殿以青绿山水连环画的方法,绘制了吕洞宾、王重阳的传记故事,表现了道教惩恶扬善、扶危济贫的宗旨和“敬天爱民”的人本思想。
其中,三清殿《朝元图》最为精湛。它描绘了道教290位天神地祇朝拜元始天尊的盛大场景,完成于1325年,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达403.34平方米。整幅作品构图宏伟,色彩绚烂,神祇阵容恢弘,线条流畅飘逸,代表了13至14世纪世界壁画艺术的巅峰水平,素有“东方画廊”之誉。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唐家渝先生演讲。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唐家渝先生分享了如何运用AI数字修复技术,使千年丹青重焕光彩。他指出,永乐宫壁画面临矿物颜料褪色、结构性裂缝与多尺度细节缺失等难题,传统手工修复面临瓶颈。AI技术能够精准还原元代矿物颜料的原始色谱,令孔子、庄子等神祇形象重现八百年前的“中国色”。永乐宫壁画修复的成功案例不仅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也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开辟了新路径。

澳大利亚嘉宾聆听讲座。主办方供图
同时,讲座现场布置了“永乐宫图片展”,展出20幅以永乐宫为主题的照片,包括永乐宫建筑、搬迁历史、殿内文物、永乐宫壁画五个部分,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最后,多位观众围绕壁画保护技术、道教神祇体系、中西壁画比较等话题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表示,此次讲座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中国古代壁画的风采,也见证了中国在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增进了澳大利亚公众对中国文化与现代保护理念的理解,也为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文化互鉴谱写了新的篇章。

嘉宾观看永乐宫图片展。主办方供图

讲座现场永乐宫图片展。主办方供图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