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建新作。
“一国两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正式在香港落地,开始了探索型实践。香港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一国两制”在确保“马照跑、舞照跳”之外,有力地应对了香港面临的各种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占领中环等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无数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为香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凸显了强大的制度生命力和制度韧性。
如今,香港已经回归26年,进入了邓小平同志承诺“五十年不变”的下半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行稳致远,但进入下半场后,“一国两制”仍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以主动迎接未来的风险与挑战。
进入“五十年不变”的下半场,犹如巨轮驶入深海,风高浪急下,“一国两制”应实现由探索型实践向高质量实践的转变,以应对挑战,这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现举两例。
一、中央全面管治权与香港高度自治权的平衡。一国两制,“一国”是前提,国家主权的安全与尊严不容挑战,中央治理香港的决心与能力不容质疑。同样,香港需要高度的自治权,尤其在政治、法治、金融等领域,需要维持高度自治与本土特色。
特区政府官员不仅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同时还要自觉接受香港与国家双重监督的意识。“爱国者治港”是香港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求特区政府官员既要爱国,更要爱港,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则是对香港官员政治智慧的极大考验。
二、香港安全法律实施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平衡。2020年6月30日实施的《香港国安法》与2023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有力打击了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确保了香港的政治秩序稳定。但国际舆论对此颇有质疑,尤其是英美等国,不断以香港安全法律破坏香港营商环境为由,屡屡发出责难。
今天,香港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在外界质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下降的情况下,各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进行高质量实践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信只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不断健全“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才能走出一条宽阔的大道。
日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复旦大学统战研究基地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建就“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建的最新著作《“一国两制”在香港——从探索型实践到高质量实践》一书,全面回答了“一国两制”在香港高质量实践过程中将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