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志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具有表达坚持一中原则、反映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的深刻意涵,以“四个历史责任”勉励两岸同胞在重要历史节点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促统任务,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深化两岸交流融合,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阐明了发扬台湾光复80周年光荣历史对国家完全统一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路径。香港共享台湾光复80周年的民族光荣,更要在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和深化两岸交流交往上,展现历史担当。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沪宁出席并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忆历史、捍卫成果、守护家园、共创未来,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纪念日具五方面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前表决通过将每年10月25日确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王沪宁在讲话中,指明了党和国家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具有五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二是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三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担当历史任务、矢志不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意志;四是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普遍共识;五是必将激励两岸同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立意深远,含意丰富,表达了促进祖国统一进程、中华民族捍卫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推动两岸同胞以纪念日形式牢记台湾光复历史,建立共同的历史观,形成共同的国家认同感,将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铭记台湾光复80周年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王沪宁进一步以“四个历史责任”阐明两岸同胞共同推动祖国统一的历史担当:两岸同胞要共同担负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历史责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从近代危亡中重新崛起的关键标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驳斥“台独”分裂谬论的历史铁证。“四个责任”高度概括了我们在重要历史节点和两岸新形势下的民族任务,未来应用好包括台湾光复在内的历史深刻启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夯实两岸文化认同基础,创新教育实践路径,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
助力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标志着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进入新阶段。方案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是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最佳方式。王沪宁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共护抗战胜利重大成果,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事实上,台湾光复的光荣历史,更加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更加渴望维护抗战成果。当前,台湾同胞饱受民进党多年执政之苦,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当下,更加感受到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负担。坚定反“独”促统,台湾才有前景,发展才会更好。“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讨论进展越好,和平统一就越有希望,分裂活动就越不能有任何空间。香港率先实施“一国两制”,共享台湾光复80周年的历史光荣,更有责任加强两岸就台湾方案的交流探索,提供积极参考,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台湾光复体现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两岸共护台湾光复成果,交流只会亲上加亲。王沪宁在讲话中说,要坚持深化两岸交流融合、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共享祖国统一美好前景,坚持团结两岸同胞、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伟业。抗战时期,5万多名台湾爱国志士回大陆与大陆同胞并肩抗日,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两岸从来都是相濡以沫、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下,大陆不断推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坚持促进两岸合作,惠台措施不断,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香港长期以来作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彰显。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