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29日电 (记者 关秀英)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中国开启任内首次访华行程,与中国展开新一轮战略沟通。有中国媒体29日发现,沙利文此次访华随行人员中,新增加了三名具体负责中国事务的人员: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朱婉琦、卓伊・李和白宫国安会政策顾问法萨诺,而且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中文。
沙利文乘机抵达北京 央视新闻图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朱婉琦曾任美国驻华使馆政治官员,在中国工作多年,曾多次就中美关系与中国学者交流。另一名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卓伊・李2008年曾在普林斯顿暑期北京中文培训班语言强化项目下,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2015年就读研究生时期,曾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实习,负责中国事务;从2018年起,到美国国务院就职,2021年加入白宫国安会。
法萨诺曾在CET学术项目下到上海东华大学学习汉语,该项目是美国华盛顿CET公司设在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她在2015年加入美国国务院,2021年到白宫国安会就职。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29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沙利文访华团队几乎全部人都会说中文这一点来看,可以看出美方次行无论在沟通,还是寻求战略认知稳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诚意。他们释放出来的信号是很清晰的;至于中国在接待标准方面也是非常高规格,这说明了中方也认为沙利文是一个值得重视、可以沟通的美国政要,双方在认知方面都是达成共识的。
不过,有媒体评价说,沙利文已经是“过去式”,他的到访只是体面告别远大于外交谈判。张家栋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沙利文不是美国政府里面正式的官员,他纯粹是总统的幕僚,一个非常重要的幕僚,那么就没有什么告别不告别的。相反,沙利文到来后进行的一系列谈判都是非常认真的谈判。
“对于沙利文本人来讲,尽管有可能在下一个总统上任时,他已经不再在这个位置,但他还是有可能任职政府其他的工作,所以我认为不能说告别就是这个原因。”张家栋接着说:“而且他们的到来应该是一次内容丰富,非常密集的一次访问,你看中方有这么多人陪他谈,而且很多内容从时间上来看都是相当的丰富”。
沙利文另外两位随行人员,分别是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以及美国务院东亚与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则全程参与三次中美战略沟通,多次访问中国。
根据美国国务院资料,贝莎兰曾担任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中国蒙古处长,领导一个由35名主管官员组成的团队,负责中国内地、香港和蒙古政策。她还曾作为国务院外交官派驻北京、伊斯兰堡等地。目前贝莎兰出任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负责统筹中国相关事务。
康达的职业生涯离不开东亚,在过去的20年里,康达历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国务院中国蒙古处长、朝鲜事务高级顾问等职。康达在2021年出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会说中文和日文。
此外,沙利文本人在2015年也曾来华参加“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此次访华之行,美国派出如此之多会说中文的代表,外界期盼,沙利文此行真的能“读懂”中国。(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