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五一”假期内地文旅优秀“作业”多 值得香港学习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内地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各种优秀“作业”亦为香港文旅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消息称,据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图为5月1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中新社)

(大公文汇网记者 江鑫娴 北京报道)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内地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消息称,据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各地拿出满满诚意,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带动假期消费欣欣向荣。各种优秀“作业”亦为香港文旅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从旅游市场的格局变化来看,内地县域旅游的火爆尤为引人注目。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对宝藏县城的探索热情高涨,小城游客旅游消费大幅增长,成为旅游市场新兴力量。这一现象背后,是交通网络完善、旅游观念转变、县域场景开发以及服务质量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香港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离岛,但目前部分地区在旅游宣传和开发上仍有较大开拓空间。香港可借鉴内地县域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和离岛的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加强基建配套,改善交通便利性,打造具有本港特色的乡村游、海岛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在公共服务与旅游便利化方面,各地积极作为,为游客提供暖心便利服务,成为文旅宣传的生动名片。从发放消费券、减免门票,到开放政府食堂、停车场等内部资源,再到开通专属直通车、免费接驳公交……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对游客需求的重视。重庆荣昌区政府开放食堂,小碗菜价格在3元至18元之间,助游客“一站式”品尝本土美食,火上热搜,获得一致好评;四川九寨沟景区凭借强大的调度能力,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实时监测客流、优化分流、科学调度车辆,确保游客游览顺畅,收获游客赞誉;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安徽黄山市等地也在交通保障和志愿服务方面下足功夫。

香港在旅游高峰期,亦可酌情借鉴相关做法,优化公共交通安排的同时,组织义工队伍,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文旅融合与文化体验创新方面,多地以非遗文化为依托,创新推出非遗焕新、潮流体验等多元业态,例如福建漳州木偶嘉年华、四川自贡彩灯博物馆手绘花灯等备受游客欢迎。香港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项目,这是独特的旅游资源。相关各方可联手打造不同主题的非遗文化路线,推出涵盖“食、住、行、购、游”的优惠套票,并在官方旅游信息平台整合相关信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深度非遗文化体验。透过这种方式,既能传承和弘扬香港的非遗文化,又能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文旅消费增长。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内地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节前会对游客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实地勘测和网络评估,确保假期通信网络平稳。另外,“五一”假期,江苏苏州全域“AI避高峰”帮助游客优化行程,四川青城山景区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和无人机送货系统服务,智慧服务给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在香港,“五一”期间落马洲口岸的“数码塞车”,一度导致大批游客滞留,暴露了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弱项。未来,香港可借鉴内地的一些做法,在旅游高峰期来临前,加强对交通枢纽、热门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预案制定,并为游客提供相关实时人流和交通监测网络服务,保障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通信畅通和美好的旅游体验。

“五一”假期,内地在旅游格局拓展、公共服务优化、文旅融合创新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优秀“作业”。香港若能充分吸收这些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加以运用,后续必能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带动消费,实现“旺丁、旺财、旺口碑”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