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克勤
内地五一黄金周假期今天结束,入境处数据显示,5月1日至昨晚9时共有超过82.4万人次内地旅客入境。今年的五一黄金周除了市区的景点、购物区人头涌涌外,还有不少内地游客选择到郊野公园行山,欣赏沿途天然景色。政府亦因应旅客需求的变化,积极调动资源,为旅客增加交通等方面服务。一方面,可以见到香港生态旅游的潜力正在逐步发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进一步提前部署,做好保育宣传,思考如何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随着旅客的需求变化,相较于香港市区的繁荣多彩,越来越多内地游客喜爱到香港的郊野公园露营、行山远足、观赏自然风光。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户外运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登山、徒步、马拉松、自行车、滑雪、皮划艇、滑翔伞、定向等一大批户外运动项目蓬勃发展,户外运动参与人数不断增长。规划又指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配合业态新变化作规划
而这一变化亦正在向香港延伸。黄金周首日,有传媒在口岸采访来港的内地游客,发现有许多游客选择组团或结伴来港徒步麦理浩径,更称赞此条行山径是“世界最美徒步路线”。在这些游客当中,有人选择在徒步完成后到香港市区游玩,亦有游客直言并不想前往人潮繁杂的市区。
虽然香港面积不大,徒步结束后的游客可较便捷返回市区。但考虑到部分旅客希望避免前往人流较多地区的新需求,政府可因应旅游业态的新变化,推出与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开发计划。例如在大埔船湾淡水湖水坝附近的大美督,规划一些适合观星的民宿或酒店,让在该区徒步的游客夜晚可以选择留在大埔,体验不同于香港市区的风土人情。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香港行山或户外运动,有关部门亦要留意这些天然景区对旅客的承接能力。另一方面,旅客的增加亦无可避免将增加相关地区设施的维护成本。总体而言,有关部门需要推出更多贴地的宣传方式,向旅客传达保育的重要性,呼吁游客一起维护好郊野公园的环境。例如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郊野公园管理机构,会在公园出入口或沿途提供保育信息和捐款方式,呼吁旅客捐款支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贴地方式保育郊野公园
香港亦可参考这些措施,在郊野公园和行山径的各个出入口,增添相关信息的二维码,亦可邀请为人熟知的明星或网红、意见领袖拍摄创意短片,用新颖、贴地的方式向游客灌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减少出现破坏、污染环境行为的可能。同时,亦可呼吁前来游玩的旅客奉献爱心,支持香港郊野公园的保育工作。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有关部门做好郊野公园的保育,减少游客因不熟悉规则或与居民习惯不同而可能产生的矛盾,还能充分平衡各方的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五一黄金周的访港旅客的数据充分说明,香港对于内地旅客仍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也反映出政府和业界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和新的宣传手法有一定效果。笔者希望当局与业界可以更加积极,分析旅客需求的变化,以平衡保育、服务旅客、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入手,制定出更加完整的香港生态旅游发展计划。
(作者系民建联主席、立法会议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