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 峰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圆满结束。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共同签署并发表3项联合声明,涉及深化双边关系、维护国际法权威以及全球战略稳定,明确了双方在历史认同、国际治理、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共同立场,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瞩目,展现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新国际形势下的立体化布局。这是两国彼此成就、促进各自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呼唤。
202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依然震撼人心,全球却早已不安地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单边主义对世界多极化造成猛烈冲击,地缘冲突与经济脱钩风险交织,霸权逻辑与公平诉求激烈碰撞。在此背景下,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五常”,中俄两国以领导人战略引领为纽带,以共同历史记忆为根基,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框架,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合作体系。这不仅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延续传承,更是对全球一系列治理难题的积极回应,为动荡不安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中俄方案”。
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80年前,中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力量,共同捍卫了人类文明的底线。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既是两国关系的起点,也是当前合作的深层动力。当前,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这一精神纽带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两国通过联合声明重申“肩负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也是对当前国际秩序中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为的直接回应。这种历史共识转化为现实行动的逻辑清晰可见。近年来,中俄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协作,始终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石,反对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名替代国际法的霸权行径。这种基于历史责任的战略协作,超越了传统地缘博弈,成为当前维护战后国际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力量。
中俄两国此次前所未有地发布了3项联合声明,明确了双方在历史认同、国际治理、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共同立场,为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提供了“中俄方案”。双方坚信,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各国及各组织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来保障自身安全。双方呼吁各国坚持全球和地区安全平等且不可分割原则,全力消弭国家间的冲突,共同在全球构建全面、综合、可持续安全。
为世界多极化保驾护航
“中俄方案”核心是“三个反对”与“三个主张”,即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单边制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主张多边共治、主张公平发展、主张文明包容。这不仅为破解美国近年来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或“美国优先”为名,挑起的一系列“规则霸权困境”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有力维护中俄两国及“全球南方”国家合法权益,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共同方案。
80年前,中俄用鲜血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80年后,两国以智慧续写全球治理的新篇章。这种跨越时空的协作,不仅是国家利益的契合,更是文明价值的共鸣。当全球再次面临“团结还是分裂”“合作还是对抗”的战略选择之时,“中俄方案”的意义已超越双边关系本身,或将有力地重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图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类社会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作、互利共赢,携手完成这份超越历史的共同答卷,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历史上霸权更迭的新路,构建起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