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5月12日电(编辑 王少喆)香港特首李家超11日率领商界抵达中东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展其三年内第二次中东访问。此次李家超首度带领内地企业出访,有24名内企代表随团,大部分为创科或新能源企业。李家超称,旨在协助企业“走出去”,并期望内企和香港企业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提供全方位供应链服务。
另一方面,随著北都区开发加快、内企大量来港上市,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共振”不断加强。外界分析,在关税战带来的“新秩序新机遇”面前,发挥香港在国家对外交往中的独特作用,成为中国与世界的“超级纽带”,或将成为香港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最大底牌”。
“关税战带来新秩序新机遇”
访问团成员共有24间内地企业代表(见表),大部分属创科或新能源企业,如研发无人机的亿航智能设备(广州)副总裁崔正日、虚拟银行微众银行副行长陈峭、人工智能企业佳都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娇、从事油气田和天然气业务的金帝联合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卢衍铭等。其他内企代表包括复星医药母公司复星国际副总裁祝文魁、建筑公司宝业湖北建工集团董事张健等。
大部分随团内企尚未在香港上市,仅复星国际及宝业湖北建工集团的母公司宝业集团已在港上市。李家超昨抵埗后与多名内企代表交流,他在社交媒体称与内企共同出访,旨在发挥香港“内联外通”优势,帮助它们“走出去”。
李家超当日到访当地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探讨双方在金融和经济的合作机遇,其后出席渣打卡塔尔分行举办的市场简介会暨午餐会。他在会上分享香港独特优势,强调本港面对关税战仍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施“零关税”。他指关税战带来新秩序、新机遇,本港与内地工商界合作,能提供全面供应链管理系统,将惠及全球,他鼓励卡塔尔企业利用本港资本市场、专业金融服务,以及与内地互联互通的优势,筹集国际资金。
随团内企代表(部分) 图源:明报新闻网
港财长:非常多内地企业排队来港上市
另一方面,伴随香港加快开发与内地毗邻的“北部都会区”、大量优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之间的“共振”正在继续推进。
港府早前估计,今年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较去年同期实质上升3.1%。高于市场预期的2.1%。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由于外围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大,未来一段时间对全年经济增长预测未必轻易作大调整。
陈茂波说,今年第一季出现关税战,当局与业界接触时,知悉不少卖家“赶住落货”,因此首季的出口表现特别好,预计之后几季未必会有如此“超常”的增幅。展望今年金融市场仍然兴旺,排队来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非常多,相信有好的企业来港上市,资金就会到来。
政府预计2025至2026年度的财政赤字为670亿元。陈茂波表示,政府的财政状况包含经营帐目和资本帐目,目前的日常收支大致平衡,若资本市场兴旺,或会出现盈余;而政府正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资本帐目会出现赤字,但强调市场对北都“片区开发模式”的反应不错。
他提到,应对关税战下有几样工作,虽然欧美仍是重要市场,但香港要开拓新市场,同时用好内地市场,并要帮助企业升级转型。而政府亦会集中开发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带领企业发掘更多新市场。
他又说,香港继续坚持自由港的地位,除了是成功的基石,同时发挥好国际面向,亦能为国家作贡献。他指早前与美国及欧洲商会闭门会议,对方都认为香港坚持自由港地位及“一国两制”下的特色,外国企业都重视及感到安心。(综合香港电台、明报等)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