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庆州10月29日电(记者 张明臻)中国外交部29日确认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0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会面,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习特会”终于尘埃落定,有鉴于中美日前在马来西亚第五轮谈判的最新进展,此次见面双方筹码与诉求有什么变化?最新看点是什么?
特朗普仅访韩2日 将APEC舞台让给中国?
特朗普已于29日抵达韩国庆州,不过,他将于30日离开,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则确认于30日至11月1日期间进行APEC和访韩活动。据韩国媒体透露,此次会谈可能选址釜山金海机场。
有评论对特朗普的“快闪”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将APEC舞台“让”给中国,中国将在本届APEC更加成为亚太地区真正的领导者。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对中通社记者分析,特朗普很多做法都不走寻常路,推测他只是认为APEC的多边场合对他不友好。APEC精神是自由贸易、全球治理、绿色发展,这些主题他都不喜欢,若出席就成为不喜欢的议题站台。
张家栋强调,特朗普的行为很不合常理,除非是国内有重大事件必须离开。因此只能说,他一是为了有个场合能与习近平会面,二是为韩国盟友站台,给韩国一个交代。

元首会晤 料有阶段性成果公布
美国财长贝森特26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在与中方官员进行“两天非常好的会谈”后,特朗普威胁征100%关税的计划“实际上已经取消”,双方制定非常成功的框架供领导人讨论。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介绍,中美经贸团队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进一步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讨论和交流,形成初步共识。
综合而言,美国的诉求包括要求中国推迟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加强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管控、购买美国农产品等;中国要求美国放宽芯片出口限制、降低关税等。
“明天一定有阶段性成果公布,如果见面却没有成果,不符合中美对各自大国身份的定义。”张家栋指出,在关税贸易、稀土、芯片、芬太尼等领域达成阶段性成果是大概率事件。至于谁先让步,或者谁让步多,他认为,中美不要谈“让步”这个词,很多东西没法量化。中美关系这种属性,只有谈判前线可能有一个量化指标,所有的谈判都是互联互让,相互出招。
经贸之外,或讨论全球和平计划
外交部表明,中美元首将就战略性、长远问题沟通,为两国关系做出新指引。而据媒体报道,尽管中美目前会谈主要聚焦于经贸,但贝森特透露,两位领导人还可能会讨论一项全球和平计划。
据推测,相关政治问题大概离不开,美方希望在与俄罗斯的交往中寻求中方的帮助;中方要求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有明确、正确的立场。
“说一说是有可能的,特朗普可能需要这个东西去拿诺贝尔奖,但意义是有限的。”张家栋强调,不论是稀土、关税或是芬太尼、芯片等等问题,都是中美关系下的短牌。两国基本属性已经定下,贸易战也好,各种战也好,都是基本属性里的一个小点,小的点经常变,有时谈判有时威胁,但不影响中美关系的根本。所以,不认为中美能够在大的框架性、原则性问题上达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概率非常低。(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