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梓敬
近日,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决定暂缓征收巨额关税。香港作为全球航运贸易枢纽,与美国保持正常经贸往来,符合港美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香港必须积极开拓更多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特首李家超目前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东,正是未雨绸缪之举。美国对向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完全违反世贸规则。虽然今次中美就关税问题暂时达成协议,但美国单边主义霸凌思想不会一朝一夕改变,谁又能保证美国不会再次加征关税?香港必须加快步伐,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应对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冲击。
中东地区近年发展迅速,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从产油国转型为金融、科技、创新产业的重镇,正与香港产业优势不谋而合。卡塔尔和科威特都在积极吸引外资,期待与国际社会合作,香港此时主动伸出橄榄枝,才是明智的。
5月12日卡塔尔政府宣布,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可免签证入境30日,这不仅便利两地商务往来,更能促进民间交流,拉近两地距离,港人港企未来将有更多机会见识到卡塔尔当地的魅力。
有香港创科公司早已进军中东,三年前在迪拜设立办事处,业务年年翻三倍,正是市场潜力的最佳见证。有本港海洋科技初创更在阿布扎比开设基地,生产3D打印珊瑚礁盘,复育海洋生态,成果丰硕。这些成功案例,正是香港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李家超率领的访问团还签署了35份合作备忘录,涵盖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等多个领域,并促成香港、内地与卡塔尔三方合作,善用各自优势,共同推进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正好发挥国际化、专业化的优势,为内地企业搭建走向世界的桥梁。
科威特作为波斯湾西岸的重要港口,正积极实现经济转型,香港专业的法律、金融、人才配套,正好满足当地需求。与科威特合作,正是香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年内地改革开放,第一批走进内地的港企,现今早已成为业界巨头,这个例子正好印证了,商机往往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中东今天的蓬勃发展,就是明天香港企业的丰厚回报。
香港的未来,不应再只盯着美国市场,要广泛结交朋友,打开更多元、更稳定的市场,这样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李家超率团访问中东,意义深远,带回来的不单是签署的协议,更重要的是香港未来的商机和希望。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