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上周五(10月31日)在吉隆坡会晤中国防长董军后,隔天表示双方同意建立两军之间的沟通渠道,化解冲突并缓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受访学者分析,中美重启定期军事对话合作,是在东亚、南中国海管控风险,也为明年两国元首互访铺垫营造良好氛围。台湾学者预期,中美两军未来半年至一年会避免在区域中尖锐对抗互踩红线,共同防范“灰犀牛”事件的出现。
赫格塞斯上周六(11月1日)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形容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会晤后,自己也在马来西亚与董军举行了“同样积极的会晤”。他透露自己星期五晚再次与董军对话,两人同意和平、稳定和良好的关系是两国发展最佳途径,一致认为应该建立军事沟通渠道,并预告双方“很快将就此举行更多会晤”。
不过,赫格塞斯11月1日在马来西亚与亚细安防长举行的会议上继续对华军事施压,呼吁东南亚在海上监视领域加强合作,包括使用无人技术,应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侵略性的行为。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赫格塞斯与董军初次会谈,就决定启动定期军事交流对话,“这是中美避免误判,进一步在军事领域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
朱锋分析,目前中美防务对话的重中之重,是要建立两军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在中美关系战略竞争下设定护栏管控危机,“比如意外相撞事件,两军之间需要清晰的、通畅的应急反应对话机制。”
台湾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受访时也说,美国安全部门在对华军事关系上延续前总统拜登的做法,认为美中必须建立栅栏预防军事风险,“重点不是(双方)军事合作,而是在东亚,不管是台海、南中国海等问题上避免军事误判。”
王智盛预期:“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特朗普访中、习近平访美这段时间,是中美建立军事沟通机制,甚至是比较有来有往的机会之窗……可预见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双方会有效推动(军事互动)。”
不过,朱锋研判美国强硬的对华政策尚未触底,赫格塞斯最近在亚细安防长会议上的表态,清晰传递的声音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战略遏制的政策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还在不断深化。
另据日本国防部官网消息,日本新防长小泉进次郎星期六与董军举行约50分钟的会谈,就包括防务部门加强任何层面的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同意协调自卫队代表团访问解放军东部战区。
小泉对解放军在东海、太平洋地区增加各种形式军事活动;中俄在日本周边海空域增加军事活动;中国海警在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边开展活动,以及南中国海局势表达严重关切。他强调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同时言明两国防务部门必须不懈维持坦率的讨论和沟通。
针对小泉在与董军的会谈中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台湾外长林佳龙星期天(2日)表达感谢并欢迎。
朱锋指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不仅亲台,还可能引发中日之间更大的争议摩擦。“日本正出现非常明显的再军事化态势,所以现在中日防长交流,同样对避免误判还是非常重要。”
王智盛分析,中日防长会谈中侧重表述各自立场和关切,双方关系目前仍处于摸索期但相信会持续缓和,“除非台日之间有更进一步的突破,譬如林佳龙安排要去日本。”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